6月25日上午,上海首座印象汇——浦发三林印象汇正式揭幕,5万平方米空间里,有36家全国和区域首店,消费点评类榜单前五商户占比近45%,几乎可以满足全年龄层的消费休闲需求。靠近地铁8号线芦恒路站5号口的区位,也让它既服务了浦东三林消费群体,也将触角延展到闵行浦江地区。

记者了解到,浦发三林印象汇是印力集团的印象汇品牌在上海落地的第一个项目,同时也是浦东地方国企浦发集团的第一个商场项目,这样一个集“购物中心+社区中心”于一体的城市微更新商业项目,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下上海社区商业的更新方向。

商业市场太卷了,但社区还充满机会

2023年8月,浦房集团(浦发集团下重要成员企业)与印力上海签署协议,前者是建设方,后者则作为运营方,对浦发三林印象汇进行“轻资产”的全托管运营。有专业自媒体认为,这证明了上海商业空间内卷程度的进一步加剧,知名地产企业开始下场瓜分社区的生意。

这样的判断不无道理,印力上海此次进军浦东市场,除了选择三林地块,还同时选择了唐镇。据悉,今年12月,浦发集团与印力集团再度携手打造的浦发唐城印象天地(一期)也将迎来亮相。该项目以地铁为枢纽,将进一步激活唐镇新消费格局,引领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生活方式。

而此刻,三林区域的“商战”也不过刚刚开始,据知情者透露,在浦发三林印象汇不远的地方,华润等房企也纷纷拿下了一些社区商业体的运营权。

“如果放在5年前,房企们未必看得上这些‘小’商场。”一位商业地产行业人士告诉记者,以往商业地产公司的重心普遍在自己持有商场,这两年增量市场竞争激烈,存量市场却结构性矛盾凸显,亟待优质房企入场托管运营,改变经营局面。

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,近几年来地产开发主业受挫、流动性承压严重,在降杠杆、降负债压力下,房企纷纷把“轻资产”托管运营存量商场作为发展的“第二曲线”。浦发三林印象汇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,上海目前商业市场竞争虽然激烈,但社区还充满机会。以浦发三林印象汇为例,三林是浦东南部的核心居住区,伴随城市扩张和人口导入,三林集聚了超30万高素质、高消费力的居住人群,但区域内暂缺优质的集中式商业。

是购物中心,也是社区中心

此次推向市场的浦发三林印象汇,不仅毫不避讳自己社区商业的定位,还特别提出了“购物中心+社区中心”双中心一体的概念。

何为双中心?也就是走进这家商场,不仅可以满足购物的需求,也可以满足个体在社区活动、发展的需求。

记者了解到,该商业体已经引入的36家全国和区域首店里,包含电影院、超市、攀岩、儿童标准泳池等各类休闲娱乐场景;还有富婆海鲜餐厅、魔板铁板烧、食上肉多多、沐饮福饼等美食空间;更有青山书院、Dr.wuyou、九木杂物社等多业态品质消费品牌。

浦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项目规划之初,大家就将改善区域商业环境置于首要位置,着力融合社区生态。此次,商场明确打造亲子友好、宠物友好、社区友好三大友好空间。如今,户外草坪成为亲子互动与成长的乐园;标准儿童泳池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有趣的玩耍空间;露台花园让人尽享自然与风的和谐。此外,通过设立宠物友好标识、宠物友好商户,提供宠物专属电梯、宠物推车、宠物遛绳等贴心设施,让宠物也能在这里享受家一般的温馨与呵护。家庭无障碍卫生间,老年人专属的轮椅、老花镜,以及电子产品、会员系统的使用指导,也满足了不同年龄段、不同需求的社区客群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,是浦发三林印象汇推出的“主理人计划”,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创业机会。目前商场已经引入了Li's Pet丽思宠物、La chouchoute、Roof顶楼花园Cafe&bar、阿甘吉林烧烤以及扦羽美甲美睫等精选主理人品牌,不仅为打破商场同质化经营瓶颈探索了新道路,也为有志于个人创业的品牌主理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、实现价值的理想平台。
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